施工应急预案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施工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施工应急预案1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策划: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1)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地处瘦狗岭南麓,地势略呈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为13.74~21.13m,北面有广园路,中部为铁路站场,南面为广州东站大片站房建筑。广州东站折返线大部分位于瘦狗岭下,其余部分位于广园东路下方。所处的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为19.91~105m。广园东路及广园东路以南为山前冲积平原地貌为主,瘦狗岭地段为山地。广园东路上的地面和高架桥上交通繁忙。
广州东站主要包括广州东站及站后折返线暗挖隧道工程。站后折返线暗挖隧道下穿部分瘦狗岭地段、广园东路、广园高架桥等,起点里程为Y(Z)DK0+036.0,终点里程为Y(Z)DK0+336.676,总长为300.676m。广州东站暗挖隧道地表主要为火车东站站区,起点里程为YDK0+336.676,终点里程为Y(Z)DK0+605.182,总长268.51m。车站及折返线隧道防水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
(2)车站暗挖隧道
广州东站主体结构双线暗挖隧道,线路线间距为22.2m,位于火车东站南站房及铁路站场的下方,埋深25m左右,处于微风化岩层中,采用开挖跨度分别为12.3~13.1m(右线)和7.05~10.65m(左线)的两单洞暗挖结构;初期支护采用C20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承担施工期间的围岩压力,二次衬砌为C30(S8)钢筋混凝土;左、右线隧道在站台层由7个横通道连接,横通道宽度为3.5m、6m、6.3m不等,均为暗挖结构;初期支护与二衬间设全包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土工布+2.0mm防水板。
(3)站后折返线
站后折返线暗挖隧道包括单洞和双洞两种结构形式,断面为马蹄形断面型式,结构断面频繁,共有14种断面,开挖跨度为6.2~13.5m;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分为:喷C20砼锚杆支护和喷锚+钢筋网+格栅钢架联合支护两种方式,在破碎带处采用大管棚超前注浆支护,二次衬砌为C30(S10)钢筋混凝土;在左右线端部设横通道1座,宽度为3.4m,横通道为暗挖结构,横通道内设泵房;初期支护与二衬间设全包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土工布+1.5mm防水板。
(4)工程地质
广州东站处在天河向斜的北翼,无断层通过。折返线隧道横跨白云山-罗岗断隆区及广州断陷区,线路在本段内穿越走向近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带。该断裂带总体产状倾向南,倾角50~60度,为早期压扭性冲断裂转为后期张扭性断裂。该断裂带宽40~80米,据观测目前仍在活动。在线路范围内断裂带分布区域界限为左线ZDK0+140~ZCK0+185,右线YDK0+120~YCK0+165。
a地层岩性
本工程区段上覆土层为第四系(Q)土层,瘦狗岭断裂带以北岩性上部主要为震旦系石英岩、下部为发生硅化的变质砂岩(PZI)。断层带部位的岩性主要上部为断层碎裂岩,瘦狗岭断裂带以南岩性主要为白垩系上统大朗山组三元里段(K2d)砾岩、含粒粉砂岩。
b水文地质
本区间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系。
施工应急预案2目录
一、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1
二、适用范围……………………………………………………………1
三、职责…………………………………………………………………1
四、应急响应……………………………………………………………3
1、重大事故应急报告和现场保护………………………………3
2、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措施………………………………………3
3、重大事故应急其它措施………………………………………4
五、爆炸火灾应急预案………………………………………………4
1、潜在火爆炸火灾事故的范围…………………………………5
2、控制措施及要求………………………………………………5
3、监督、检查……………………………………………………9
六、防火处坠落应急预案……………………………………………12
1、建筑施工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的有几种情况………………12
2、控制措施及要求………………………………………………14
七、物体打击应急预案………………………………………………15
1、建筑施工现场物体打击形式原因……………………………16
2、物体打击的预防………………………………………………16
八、触电应急预案……………………………………………………17
1、施工现场触电事故的规律……………………………………17
2、预防触电的措施………………………………………………18
九、机械伤害应急预案………………………………………………20
1、搅拌机械伤害…………………………………………………20
2、木工机械伤害…………………………………………………20
3、钢筋加工机械伤害……………………………………………21
4、卷扬机伤害……………………………………………………22
5、起重机具伤害…………………………………………………22
6、起重机械伤害…………………………………………………23
7、施工升降机伤害………………………………………………25
十、食物中毒应急预案……………………………………………26
1、常见的食物中毒………………………………………………26
2、预防措施………………………………………………………26
十一、坍塌应急预案…………………………………………………26< ……此处隐藏44721个字……政治活动等开展消防安全活动。
3、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所有办公场所、生活区、施工现场以及风险点均按照国家、北京市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器材按规定分组摆放。(见附件12:《项目部消防器材清单及放置位置图》)
4、消防设施、通道的维护。消防设施、消防栓、疏散通道设明显标识,任何人不准擅自挪用、拆除和破坏。严禁占压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确保消防通道、人员疏散通道的畅通。
5、缺水和远离消防水源的场所和施工现场,利用消防水箱、沙箱、水池、水桶等储备消防用水。
6、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和保养。消防设施和器材指派专人定期维护保养,建立消防设施、器材台账,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和使用过的灭火器材,维护保养要有记录。
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一)报警程序
1、对火警的判定:
1)避免误报
对异味、烟气、火光的来源未得到确切证实,以及人为原因或装置的过度敏感或失灵都可能产生误报。发现现场有火灾可疑迹象应调查清楚,得不到满意的解释时应加强巡视和监督,避免误报。
2)可控制的小火。可控制的小火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可以判断为孤立的,周围没有易燃物不太可能蔓延的;
(2)一个人或几个人用人力、灭火器或其它简单工具能够扑灭的;
(3)不需要动用消防栓,可方便地使用灭火器灭火。
确信为可控制的小火时,不必拨打“119”报警。应迅速报告项目部,或现场人员当即采取措施扑灭火灾。
3)可能失控的火情(具备下述条件之一时),可由第一目击者或机关值班员直接向“119”报警。
(1)多点报警或火源判断不清,且周围易燃物较多;
(2)烟、火较大,伴随有劈啪声响;
(3)无法控制火情。
2、报警:
1)员工及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及巡查中,一旦发现火警应立即使用火场附近的电话向安保部报警。
2)对可能失控的火情,由总指挥、安保部部长或夜间值班人员决定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声音要清楚,说明起火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是否有人被围困,火势情况及是否正在采取扑救措施等,然后再报报警人的姓名、岗位,并倾听消防中心或安保部的补充询问,认真回答,经允许后方可挂断电话。
3)报警后,及时关闭火场附近的电源开关、煤气开关及门窗。引导火场附近的人,从安全通道撤离。切勿在火场附近高喊“着火了”,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4)在消防人员未到达火场时,报警人应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使用火场附近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扑救。
(二)疏散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时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能够正确指挥、及时有序的疏散火场内的人员,尽量避免火灾对人身造成伤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为消防机关提供最佳灭火时机和必要的条件。疏散时间依据燃烧物质挥发的有害气体对人员的危害,一般为6分钟,最晚15分钟。
疏散程序包括:疏散指令、疏散顺序、疏散路线、疏散要求。
1、疏散指令:
根据火势,灭火指挥下达疏散指令,起火处人员疏散由指挥当场宣布,并有权指挥其中身体条件好的人员协助义务消防队参加灭火。火场周围相关人员的疏散命令则由指挥或安保部部长下达。
进行消防广播或喊话,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紧张而镇定,不要因语气不当而在人员中造成恐慌。
2、疏散顺序:
为避免烟火对人员造成危害,疏散顺序应从起火部位开始疏散,最后疏散起火相关部位。
3、疏散路线:
在疏散引导员或疏散广播的引导下,沿疏散标志所指方向或现场决定的安全路线迅速向安全出口疏散。
4、疏散要求:
1)必须阻止烟火向安全出口扩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2)疏散指令下达后,疏散引导员应立即到位,查看疏散路线是否畅通,并及时引导职工沿指令方向迅速离开危险地域。
3)疏散人员应服从灭火指挥和消防机关的指挥,自觉地为扑救火灾赢得有利时机。
4)疏散时严禁携带大件物品,以免堵塞疏散路线。
(三)灭火方案
1、壹号方案—适用于可控制的小火
1)立即动用简单的灭火工具(灭火器、自来水、沙等)进行扑救。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应尽量喷射火焰根部,同时观察火情变化,一旦有失控的可能即转入贰号方案。
2)火被扑灭之后,要对现场进行堪察,必须确认全部火已被扑灭,并且引起火灾的原因已经查明。
3)必要时保留现场。
4)安保部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交主管领导和经理,其中要分析原因,确定要采取的措施,并向相关部门、责任单位发出纠正措施通知单。
2、贰号方案—适用于已形成的火灾
1)首先拨打“119”报警。同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灭火指挥部自动成立。在项目经理未达到现场时,安保部领导或现场值班员代行指挥权。根据火灾事故类型,确定灭火措施及所使用的灭火器材。
2)项目部安保部在总指挥的指挥下,立即对现场进行封闭。组织受困人员沿着安全路线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并观察现场有无人员伤亡、失踪,立即判明方位,实施救援。
3)义务消防队人员立即切断火区电源,带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参加灭火的人员首先要注意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原则上应顺风灭火。
4)接警员引导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或救援,义务消防队人员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5)指挥组密切注意现场火情,及时调动救援力量组织扑救。必要时可通知体健员工增援,防范灾情扩大。
6)现场救护组立即将伤员运送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伤员要转院治疗时,现场救护组负责送往医院途中的抢救和护理。
7)火灾扑灭后,组织清理火场,做好火灾经济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的统计工作,并如实上报灭火指挥部。对各种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清点、复位,并将使用、损坏情况上报项目部或安保部,以便及时维修、更换,保证器材设施的完好率。
8)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待原因查明或取得物证、拍照后,方可恢复施工或放行。
六、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落实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组织落实、装备落实、教育落实、制度落实、训练有素。具体要求:
1、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组织义务消防队伍,并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
2、义务消防队伍每年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演练,并做好拍照、记录。
3、领导小组负责对下属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以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的救援知识和自救能力。
4、项目部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安全负责人会议,研究应急救援工作。
5、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对查处的隐患限期改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