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她》观后感(精选16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间有她》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1在如此疫情反复环境下,这部电影终于来到了我们眼前,去年突然宣布定档4月30日上映的“她”给撤档了,当时觉得很遗憾,然而我们只能和电影短暂告别,等待下一次更美好的重逢,两年后的中秋节,也就是今天9月9日,长长久久~我们终于见面了,电影宣布定档且预售开启,就买了最早的18:05的一场,每天都在倒计时,为了快快和电影见面,今天17:30就已经把票取好。
说真的,这一部电影让人真的很动情,从我们女性视角出发,三个part都很好,但可能对我这个年纪,只能更加感受到昭华和小鹿她们之间的深爱对方的情感,互相爱的深沉,最后也很心疼昭华的结局,心疼小鹿但对周迅老师和许娣老师演的婆媳之间也很委屈,为小玥难过,心疼,但还好互相都能体谅对方,一切的棱角都会被磨合,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互相体谅,尊重在意,能让大家一起更加美好,更加懂得珍惜,尤其又是在这个环境下,多和家人一起陪伴下吧。
然后最后一个part,反映了目前家庭里面的一大场景,母亲为了家庭,舍去自己热爱的失业,投身到全职妈妈身边,最后可能还被自己老公厌倦和反对再次进入职场,电影也是这样,很心疼郑秀文老师演的角色,觉得很委屈,有点让我代入到以后可能结果的自己会是怎样,询问自己内心也会是这样的结果吗?当然我不想,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不是说一定要为了家庭舍弃自己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另外一个伴侣应该为自己的妻子着想,两人是平等的,都各自为对方考虑。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大家一起陪伴度过就是最好的了,这是我一整个观影体验,人身阅历还不足,还没见过风雨,但要向前冲,找寻善与爱,尽管是困境之中的你。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2正值放假时间上映,介绍是说女性主题,阵容很强,想着好久没看电影,马上冲了。电影从一开始就可以用失望来形容,又是疫情作为大背景的故事。怎么说呢,我觉得不用非在疫情的背景下也可以有很多故事可以展开;
电影讲了三个故事,我认为没有把任何一个故事讲述完整和清楚。
第一个婆媳关系,从很差的婆媳关系,只会关心儿子和孙子的婆婆就因为一个亲家母打来的电话瞬间转变了态度,我就整个疑惑住。
第二个故事,大部分对话可以说是通过手机视频的画面讲述的,前面铺垫的内容我觉得没什么意义,再到后来匆忙以拿遗物结束…故事连接奇怪,代入感真的不强…;
第三个已婚夫妻的家庭问题,相信其中的激烈争吵是很多现代家庭也存在的矛盾点,但是为什么不点透呢?女方虽然抱怨,但是是在指出问题所在啊,而且他们都不想离婚的,重要的是沟通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逃避出现的问题啊。
三个故事都讲述很一般,作为观众知道电影中他们的冲突点是什么,但是具体的细节很少,很难引起共鸣,故事的描述混乱,好难有代入感,故事讲述不清晰,不知道核心内容是要表达什么。
既然是以女性视角出发的电影,难道不应该用更细腻一些的表达方式吗?故事里出现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相信大家很容易知道是什么问题。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3虽然电影依然是中国医生式的回避疫情以及后续发展背后的不光明,延续着被规定的情景故事,但已比中国医生式的单调乏味主旋律高出太多。
第一段李少红难能可贵的是关注了丧偶的中老年女性的精神状态以及疫情到来对她的冲击这一点,但整部影片问题最大的也是李少红拍摄的第一段,甚至不说白客这一角色最后自证妈宝男给观众的无语(这一情节完全失智),就婆媳之间的矛盾和化解都是刻板的,即使感觉到导演想通过日常来展现,但完全不够且用力过猛,小情节的衔接都非常生硬,一起一合都丢给得病、痊愈、再得病、再痊愈这一单一循环,可以说完全浪费了三个演员。
第二段陈冲聚焦的是一对尚未结婚的小情侣的爱情夭折,在现在这个爱情已经在大部分时间不具备让人有梁山伯祝英台式赴死对抗旧世界旧制度的力量的时候,陈冲显然通过疫情这一巨大变故使黄米依再度拥有了这种勇力,当然不足的是情侣间刻画的爱情仅仅通过寥寥的视频通话以及将戏剧性变化摔给肺炎,是一种比较偷懒的方法,当然肺炎本身的发生和后续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也是最戏剧化的事情了。
第三段张艾嘉将问题抛给婚恋,集中表现出在疫情的强压下,郑秀文和冯德伦挤压无处释放的愤怒委屈的一次爆发,是较好看的优点,并且保留着张艾嘉一贯的人与人之间细微的不让人讨厌的别扭。不过同时将视点放在婚恋也是看起来稍微有点偷懒的缺点,疫情这一命题隐藏在郑秀文摄影师身份下的作品中。不过虽仅仅展示一角,也显露出疫情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之大,温和的残忍,也算是在命题以内了。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4在这样一个疫情反复的环境下,这部电影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去年突然宣布4月30日发售 她 当时觉得很遗憾。然而,我们只能短暂地告别电影,等待下一次更好的重逢。两年后的中秋节,今天的九月九号,过了好久~我们终于见面了。电影宣布备案,开启预售,于是我们在18:05买了最早的一部,每天倒计时。为了能快点和电影见面,今天17:30取票。
说实话,这部电影真的很煽情。从我们女性的角度来看,这三个部分都很好,但也许在我这个年龄,我只能感受到赵华和鹿之间深深的爱。最后,我对赵华的结局感到非常痛心。我心疼小鹿,但也很委屈周迅老师和许娣老师饰演的婆媳。我为小月感到遗憾和痛心,但幸运的是,我可以理解对方,所有的角落都会被磨损。生活中也是如此。相互理解,尊重,关心,才能让大家在一起更好,更懂得珍惜。尤其是在这种环境下,多陪陪家人。
然后,最后一部分反映了当前家庭中的一个大场景。为了家庭,妈妈放弃自己喜欢的失业,加入全职妈妈。最后她可能会厌倦,被老公反对重新进入职场。电影也是如此。我对郑秀文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苦恼,感到非常委屈。有点像问我未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在我心里会是一样的结果吗?当然,我不想。女人,尤其是结了婚的女人,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家庭的全部爱。他们的另一个伴侣应该为他的妻子着想。两个人都是平等的,都为对方着想。
不管什么环境,大家在一起度过的时间是最好的。这就是我全部的观影经历。我个人的经验还不够,还没见过风雨,但我要勇往直前,寻找善良和爱,尽管你有难。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5《世间有她》由三个故事组成,最爱陈冲导演的这一组,无论是故事、视觉、还是易烊千玺、黄米依的表演,都真实的让人感觉“用心”,给他们的敬业点赞。这也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值得称赞的短片。这是出乎我意料的,我原以为某位导演的短片部分会是最好的。 ……此处隐藏4563个字……走到终点,谁都无力回天。父母在万般不忍之下签下放弃治疗书,并将孩子的有用器官捐献。这是让常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一点。为什么要签下通知书?为什么不让孩子在终点完整的归去?这个孩子已经脑死亡,再让他多活在世上一天不过是多让心脏跳动一天。既已至此,何不让这鲜活跳动的心脏帮助他人重获新生。这对父母的决定救治到了四条人命,让两个人重见光明。这个捐献者和他的父母无疑是伟大的,让人心生敬佩。
人世间无可奈何的事太多,人在面临病痛和死亡的时候才是最无助的。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关注的都是金钱利益,而只有在健康出现问题时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人生在世,生而为人。人纵有七情六欲,但终避不过一死。所以我说,人活在世,生大于天。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13《人世间》中塑造了很多对夫妻,就拿周家这三个孩子来说,周秉义和冬梅、周蓉和冯化成,都是令人羡慕的婚姻。可是冬梅和周蓉却过得并不幸福。冬梅夹在娘家和婆家为难,周蓉想跟女儿亲近,他们这个时候都羡慕郑娟。冬梅羡慕她能够得到周志刚的赞赏,周蓉嫉妒玥玥喜欢郑娟。
其实整部剧来说,最可怜的是郑娟,但活得最幸福的人,也是郑娟。她真的是能够把苦难咽下,最后还让它开出花儿的人。
郑娟一开始并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嫁给周秉昆。在外人眼里,她是杀人犯的妻子,是个寡妇,还带着一个孩子和一个瞎眼的弟弟,没有工作。这样的她,怎么配得上工人身份的周秉昆呢?
但是,她感念周秉昆为自己的付出,一直想要报答他。这个时候,周母脑溢血躺在床上,周秉昆需要帮手,她挺身而出。
两年半的时间里,她一直兢兢业业,丝毫不懈怠,即便秉昆被关,她也没有怠慢过周母和玥玥。她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帮助秉昆支撑着周家。
后来,她被周父认可,终于嫁给了秉昆,但是她也没有因此就忘记自己的初心。她依然操持着整个家庭的家务,伺候周母、照顾玥玥。过年,大家都回来了,他们在屋子里说说笑笑,而她则一个人怀着身孕还张罗一大家子的年夜饭。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14如今,女性的社会角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但我们既不能复制男性,也不能效仿母亲和祖母的经验。成为什么样的女人,我们缺少一个榜样。
最近看了电影《世界上有她》,通过女性视角讲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寻找爱和希望的治愈故事,体现了普通人对生活不同寻常的坚持和执着。当突如其来的变故站在眼前,当情侣、夫妻、婆媳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体现着人性和人心的力量和温度 。
这也让老康想起了最近看的《未定义的女人》这本书。也是一本女性内心觉醒的书,带你抛开烦恼和失落,体验人生不一样的可能。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集体潜意识对女性的影响。本书从女性的心理困惑、自我、爱情与关系、工作与事业、疗愈五个维度出发,陪伴我们告别限制生命可能性的规则,走出既定的人生剧本,克服前进过程中内心的恐惧与冲突,拥有向生命深处发展的自由和活出自我的勇气。
每个女人都能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找到共鸣。希望看完这本书,你能学会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大胆奋斗,脚踏实地的付出,坦然接受!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15看了《世间有她》,全片一共讲了三段故事,期间很多年轻情侣看完易烊千玺那一段就离场了,第三场郑秀文的故事确实对恋爱中的男女也多是无感,到是对于国内的已婚男女来说,会觉得越看越庆幸,在国内,有个婆婆帮忙带孩子,多好啊,多放心啊!
可以趁着中秋和老公老婆一起去刷一下这部电影,蛮不错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周迅饰演的第一段故事,基本就是国内年轻夫妇的家庭缩影吧,影片内容就不多说了,重点描述的人物关系就是婆媳,和与此同时衍生出的一个新生代词语,妈宝男。
婆媳关系,真可谓千古大戏,玉带粉饰,轮番登场,古往今来。其实我是讨了个好媳妇的,个人体会到的婆媳关系隐隐约约,大致平和安稳吧,但是综合身边人看到的,听来的,就更加深刻体会了。这个婆媳关系那么深入人心,所以从一开始双方都是恪守谨慎的,为什么到最后就都重蹈了覆辙呢?因为,此时就要提到这个妈宝男了,妈宝男的登场,自带一身主角光环,全家中心即刻以他展开,婆婆就是对媳妇再好,也肯定不及对那个妈宝男好,所以,久而久之,在媳妇心里会有一种错觉,婆婆对她的所有好是附带在妈宝男之上的,是爱屋及乌而来的,婆婆的那种爱不是直接向她照射的,而是通过妈宝男反射给她的,同时她失去了之前在家里的主角光环,变成了一个陪太子读书的人,陪太子读书可是非常不易的,既不能书读的比太子好,让太子自惭形秽,也不能摆烂不读,影响太子读书上进的心情,其中的分寸把握全在她的身上,所以,在这样左右拿捏的环境下审时度势,同时所有关爱又被自我反射曲解,时间一长,矛盾自然就晦涩的来了。
妈宝男的第一视角不变,婆媳关系就不会变,说回来,这个电影为什么把周迅这一段放到最前面,就是先把矛盾抛出来,然后消化,最后放一段郑秀文的香港恋爱故事,让国人们晓得,家里面能有个婆婆帮衬着过日子,消化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之苦,对比郑秀文饰演的夫妇那种接踵而至,凌乱不堪的婚后生活,真的是安心,幸福多了。
所以,这三段故事的安放顺序,相当有其深意。
《世间有她》观后感 篇16作为一部全部由女性电影人创作完成的高话题度电影,《世间有她》由三位实力华语女导演同台操刀,展现了我们一起经历的过的这场困境下三个女性故事。那么,如果让你总结一下自己面对困境的这段时间,你会给出什么关键词?看完《世间有她》,我好像捋出来了一些答案。面对整个城市突然的停下来和静下来,一个家庭会发生什么?二胎家庭、双职工夫妻郑秀文和冯德伦,家里找了母亲和菲佣照顾,因为买不到口罩和鸡蛋,因为孩子突然的生病,彻底爆发争吵,妻子指责丈夫的不关心,丈夫指责妻子放不下工作……有没有挺像我们自己居家的时候,一件小事情,能成为导火索,很像是平静水面下的波浪,时时刻刻都在不安分的躁动着。
但是,停下来和静下来真的不好吗?电影中的婆媳是周迅和许娣饰演的,一场疾病把这两个感染的人隔离在家,小玥看不惯婆婆的“唯儿子孙子为重心”,自己有风险还非要外出给送饭,婆婆指责小玥没有照顾好家庭,甚至偷听小玥和丈夫的电话,这彻底让婆媳关系激化。可是没有爆发就更加没有和解,小玥对自己爸妈的善意谎言让婆婆感动,敞开心扉反思自己的指手画脚,婆媳关系因为这样一段特殊的独处,变得更亲近了。
所以,我又觉得,这一份难得的静,是一种有温度的力量。事情的发展不能过分热烈,浓烈的东西不会长久,这不是悲观,反而是规律。在观影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作为丈夫的漠视而气愤,我们可能会因为照顾孩子而崩溃,但是这些都不能去认定,平静的情感,没有力量!周迅和白客饰演的夫妻关系,很平淡,郑秀文和冯德伦饰演的二胎家庭甚至有点自顾不暇。可是在疾病的恐惧面前,他们携手等待抢救室里的家人,他们随手拿起手机记录下灯光下的妻子,静默的情感,在困境面前,也有力量!如果你也对生活中的感情不满意,对生活的平淡缺失兴趣,不妨走进影院看看《世间有她》,也许,它也许能给你一些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