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 篇1非常荣幸参加贵溪市教研室举办的第四届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养比赛暨教学大比武活动,对于我来说,有压力也有动力,通过这次大比武活动,得到很大的历练,得到导师和同行们的指点,在教学上也有新的突破,也为自己在当前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增添了信心。
一、思想上
1.我认为自身应该做正确的自我赋能,自我定位,要去不断吸收教学知识、技能,不要一味坚守自己的固有思维,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敢于走出去,多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多参加各项比赛,这样才会有快速的提升。
2.需要有空杯心态。在教学设计和课堂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不仅是接受传授给他们的现成的知识。尝试新的思考方式,不断反思和复盘,让自己处于一种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中。
二、教学上
1.第一轮的比赛是考察基础知识,限时完成中考题,考察各位老师的解题能力,这次解题比赛,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知识存在的漏洞,后期需要加强完善。
2.第二轮的讲题比赛,比赛规则是随机抽取一道中考题讲解,“讲什么,怎么讲”一直有很大困惑,好在名师工作室提前做了演练,通过各位导师的点评,找到讲题的思路,讲解清晰、细致,重点内容要讲解清楚;细节的把控及书写等格式要严谨、规范,时间的把控都是需要认真考量的,最终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3.第三轮的上课比赛,《二元一次方程》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介绍了: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和解法;②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③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这次的复习课,课程的设置框架从母题源题、变式拓展到归纳总结的思路展开,所以我的选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
上课我注重师生平等关系,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表达、参与变式、参与归纳;体现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思考、分析,再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本次课题知识点不多,从形的角度分析较直观,但如何从数的角度分析旋转的性质是个重点也是难点,上课期间,遇到的问题有:
①部分学生不能从图形中提取隐含条件获取有效的信息。函数的抽象性让学生很难表述而二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互动相对不够热烈
②课堂整体比较完整,但上课有些紧张,需要淡定些,语言组织要更加精炼;
③题目的选取和设计还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今后的复习课要立足于落实双基,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方法;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效果。
这次的比赛让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感谢教体局教研室给了我们成长的平台和机会,也感谢导师们和同仁们的关心和指导,相信今后的课会越来越好。
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 篇25月7日,全县"物理课堂教学大比武"再次在我校举行。这次的课堂教学比上一次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已习惯了教师包办代替这个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总凭自已的想当然来判断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致于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实践操作。在这几节课中,教师都把课本上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去探究,自己去寻找结论。对与摩擦力的概念,这几位老师也是让学生去亲身感受,去理解这个概念。
实验和实践是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一种主要方法,由于对学生情况的低估和不信任,我们错过了多少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了做实验的主阵地,而学生除了做一些书本规定的学生实验外,大部分时间只能作为一名观众“看”实验。课后再去记住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而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已经把“做中学”作为初中物理学习的一种主要方法,这对习惯了“示范演出”的教师来说,是一极大的挑战,而对广大学生来说,却可以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逐渐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养成在实践中探索、探究的科学素质,这种素质学生将终身受益。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 篇3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贵溪市第四届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养比赛暨教学大比武活动,有幸结识到数学界的许多“武林高手”,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对自己的日常教学以及数学学科本身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心有凌云志,无峰不可攀”。现在我把本次活动的心得感悟总结如下:
第一轮“解题”:在150分钟内完成两份中考试题。由于自身教学时间较短,对数学中考题方面的了解比较欠缺,中考试题刷得比较少,所以本次考试成绩不是很拔尖。这对即将要步入初三教学的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警醒。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要多刷题,多总结,提高自身素养,为明年带领同学们迎接中考做好准备。第二轮“讲题”:在评委组准备的试题库中抽选1题进行讲解。赛前15分钟准备,比赛在12分钟内完成。在这一环节,虽然抽到了我比较擅长的二次函数,但是对思路的提炼不够清晰,语言不够简练。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常教学中,我要在这方面多加训练。第三轮“现场上课”:根据赛前指定的章节内容,借“题(母题)”发挥,进行一堂复习课讲授。这次的现场授课是与以往的常态课有着很大区别的复习课,对于从没有上过这种课型的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经过几天的探究,在李敏校长的指点与其他同仁的帮助下,我终于确定了我的授课内容:以贵溪市招牌企业“铜冶炼厂”为背景,基于“鸡兔同笼”引发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的复习课,这段“备考”及学习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不断地向优秀的前辈和同仁们虚心学习。
在本次活动的第三轮比赛中,也是让我收获满满,感悟颇多的一个环节。接下来我将就第三轮比赛,得到的感受与收获总结如下:
1.从“课堂掌控”方面: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例如:各环节的联结词比较生硬,没有考虑到许多的可能性,面对课堂可能的突发情况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所以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授课前的备课工作,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生动。
2.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方面:许多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辅助。我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话过于紧密,生怕学生接不住,在磨了两次课之后,慢慢改掉了“话密”的习惯。在日常上课过程中,我也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
3. ……此处隐藏16088个字……《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用提问引入课题,学生回答,从一问一答中知道清扫工具的名称,识字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记字方法,从同学们的回答,看到了孩子们平时的积累自觉性,巩固生字同时又指导学生书空描写。既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享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师生互动,不时有欢快笑声,课堂生动活泼。
最后,XXX教师讲解的《棉花姑娘》一文,独具一格:
XXX老师主讲的《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文。
另外,《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
第五、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参赛老师们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一是新课标的落实。新的理念决定教学思路,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比较到位,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都有较好的体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是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使用,显得课堂容量大,训练落实。三是教师个人独自教学研究与集体研究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合本次大比武,经过评审,评出一等奖两名:XX、XXX;二等奖两名:XXX、XXX。
四、问题与思考
尽管成绩突出,但仍有一些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研讨的问题。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够。课堂上,特别是像这样的比赛课,老师常常忽视那些弱势群体,尽管这次整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但老师照顾得还是并不周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困生”的产生率。
二是教学的创新还有空间。要在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可以创新,旧的内容还可以上出新意来,只有推陈出新,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三是没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很少有教师主动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提出问题,都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准备的问题,课堂主体性没有真正体现。
四是有的课堂上并没有多少真实的生成,一些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迷失,整堂课看不到老师的点拨、提升、引导等。当然,课堂如何改变单元的教学方式,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也是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中学,学中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逐步成长起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渠道共同探讨,共同促进。
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 篇1720XX年10月18日-11月5日进行的教师大比武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心得如下:
一、组织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为组员的教学大比武领导小组。业务校长负总责,教研主任具体实施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本次活动自20XX年10月18日开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教师抽签赛课顺序,安排赛课时间,11月5日结束,进行心得和表彰。
二、取得的成绩
(一)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基本功的评比,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使教师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接受指导、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身技能的机会。
(二)通过本次活动,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运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学校制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本次活动中有7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区级大比武,具体人员如下: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校教师经验不足,课堂应变能力弱;课标与教材的挖掘水平有待提高。
四、对问题的整改措施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发挥特长教师的示范作用,做到互评、互学。
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 篇18在12月20日—22日,我校举行以推动“激趣,动情,实在,高效”课堂改革为活动目的、切实推进新课程落实为指导方针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本次活动参与比赛人数是39人,评委和工作人员有24人,评出6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通过这次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学习热情,研究教学思路,开拓教学视野,为实现轻负高质的课堂奠定基础。
通过本次活动,展现一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特长。
蒋良坤、祝华江、王圣明、张志君这些教师平时在自己岗位勤恳干事,不张扬的作风掩盖他们善于学习,积极进取的好习惯。在这次比武中,蒋良坤的备课扎实功底得到评委一致赞同,祝华江创意赢得教师认可,张志君积极表现深的评委赞许,王圣明板书呈现他特色。这些教师教学特长在今后教学工作进一步发挥作用,和他们自身努力,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取到教学方面突破。
通过本次活动,达到促进青年学习的目的。
本次比武围绕教学工作最基础三项:备课、说课、板书。参赛的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及时反思。在备课过程中,表现突出是:第二组教师,经历2个小时备课,备课过程仔细;在说课过程中,规范操作,教师经过1个小时思考,然后进行15分说课。教师经历一次说课,是一次教学理论学习,是一次教学反思,是一次教学底气拼比。他们赛出自己教学勇气和底气,他们赛出自己智慧和创造,他们赛出自己能力和水平。
通过本次活动,坚定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发展方向。
本次活动体现青年教师教学行为已经向新课程发展和模拟,并取到较大的成绩。体现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关注学生活动,关注学生思维,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很好教学理念,如果在从探究问题实质,探究问题情境等方面入手研究,使得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思维,让学生真正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交流起来,现实轻负高质的高效课堂也不远的。
青年教师要以本次活动为自己再学习的切口,实现自己终生学习学习习惯,促进自我不断的进步。
通过本次活动,提出教学细节研究科研方式。
青年教师备课过程注重本节知识落实方面思考比较多,紧密结合课本能力比较强,体现“重复即是难点,反馈即是重点”课堂思路,“当堂问题,当堂检测”反馈模式。这些都是促进有效教学好方法,但是只有这些方法是不够的。我们更要注重知识产生的情景设置,让学生乐意学习,爱上学习;重点和难点处理要从知识思维过程突破,围绕重点和难点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是顺理成章过程,而不是强化和重复的过程;教材处理要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大胆进行取舍,使得教学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课堂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必要手段,是激励学生进步不可以缺少的环节。只要青年在教学细节方面在次琢磨和雕刻,一定能够创造出精彩课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