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集合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读书心得1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全部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时间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教师读书心得2一、《中国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音乐审美教育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体现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教学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这些方面,中国音乐教育专刊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引领的作用。对于我们及时了解教改动态,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
二、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是音乐教师教学的资源库。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三、教学研讨气氛浓厚,为一线的教师提供了教学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音乐课教学的确比以前鲜活了许多,可是在深入一线听课的过程中却也发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果音乐教改抓的只是表面的轰轰烈烈,忽视了音乐的本原——音乐
性,那将是可怕又可悲的事。音乐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音乐的想象力、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意志力、音乐的表现力等。音乐是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关注音乐”,就是要仅仅围绕音乐的特点实施教学
>音乐教师读书心得三:音乐教师读《音乐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652字)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及教与学的心理规律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心理活动都在发生、发展和终止。所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时心理上可能会有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最佳方法,而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扮演好各种不同的角色才能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得以胜任。
一、 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用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行为规范塑造学生的良好的审美心灵,教师必须清楚,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
三、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让学生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能通过音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生活。
四、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音乐教学不光涉及课堂教学还涉及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音乐教师要将这两个方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为学校音乐生活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注意培养音乐积极分子和骨干,更要发挥好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组织观和集体观。
五、孜孜不倦的学习者:音乐教师要想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自己就必须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强烈的再学习的意识,在现代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音乐教师的知识的容量和质量都是要进一步得到提高的,这样学生在
听课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体系。
本书还非常系统地在音乐的很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是一本音乐教师不可不读的书。
教师读书心得3书藉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强盛民族、进步社会、健康人生须臾不 可或缺的巨大支撑。
读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中蕴含着重要的内涵。阅读可以不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出入****,与大家巨擘攀谈、泰斗耆宿交流、巨人英雄对话、向导领袖请教。他们高屋建瓴的奇妙哲思,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气势恢宏的豪迈事业,感染你、引导你站在高山之巅,开阔你包容万物的胸襟,培养你崇高人格的大度、大气。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书藉记录着人类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你在美丑的世界中行走,使你从正面和反面教材中受到启迪。如浴清纯之水中,自觉洗掉各种心理灰尘,培育真善美的情操。
书藉是人类的知识宝藏。它存储着政治理论、历史、哲学、文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儒学、道学等包罗万象的人类智慧。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每个人面临着“本领恐慌”的危机,只有涉猎书藉宝藏,才能在各种难题和挑战面前获得解难题和取胜的锦囊妙计,从而使我们产生办每件事、思考每一个问题,都有大师在前面引路的感觉,创新思维脱颖而出。
鉴天读书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作用力和感召力,采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则是能否发挥以上“三力”作用的十分重要的前提。
要确定一个读书坐标。书海卷帙浩繁,读 ……此处隐藏15723个字……合作学习?在注重“人人进步”的同时怎样培养优秀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还应针对这种现象,单独把每组中不太愿发言的同学找来,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多表扬他们,如果这种现象能得到好转,我们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读书心得14苦干不如巧干,“偷懒”是个好习惯。《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的精髓在于使你变成一位“懒教师”。全书以新颖的观点、典型的案例,总结了一系列可供老师们学习借鉴的“偷懒”通则和方法。这些智慧的“懒”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这不仅是一本写给一线教师的书,对于任何需要充电学习、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人来说,它都大有裨益。
联系自己的工作,我想,作为班主任,要分清楚哪些工作是可以自己分工和授权的,该减的减,该丢的丢,把日常的学生事务交给学生自己管理,相信学生,解放自己,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这是教师减负的最好方法。
就像开学那段日子,班级的卫生打扫可是让我头疼的问题。班里只有几个孩子看起来还像是个干活的样子,一看便知大部分是在家没有干过什么家务活的。班级卫生可不能总指望老师打扫啊,这么多孩子难道要一个一个教?我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我走进教室,打算让孩子们自己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不知道怎么办好,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呀?”听我这么一说,几十双眼睛顿时好奇的看着我,就连平时几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此时也把眼睛瞪得圆圆的。他们先是一愣,接着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什么事啊?”“老师,你说吧,我愿意帮你!”“就是啊,到底是什么事啊?”于是我便把同学们不会做值日这个“大难题”摆了出来,还请一位不会扫地的孩子上来“演示”。看到他笨手笨脚的样子,台下孩子们都笑了起来。我也为难的问:“看,像他这样不会扫地的同学还有很多呢!这可怎么办呀?”没等我说完,一个调皮的男孩就站了起来:“孙老师,你不用着急,我有办法!他不会扫地,我教他不就行了吗?”“好啊,那你赶快给他做个样子!”话刚说完,他就快步跑到台上像个小大人似的拿起扫帚扫起来,边干边说:“你看,像这样才能扫干净,你会了吗?”另一个孩子笑着点点头,并模仿了起来,还挺像个样子。之后又有几个孩子上台学扫地,都很快学会了。接着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请学生上台帮我解决有些同学不会拖地的问题,没想到学得还真快,小老师也挺有小老师的样子。
看到孩子们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很是高兴,又趁热打铁的问:“刚才两个小朋友可真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因为他们帮我解决了这个让我头疼的大问题!哪些热心的小朋友还愿意帮老师的忙,在课下继续帮我教会其他不会做值日的小伙伴?”好多孩子兴奋地举起了手……于是,第二天中午的卫生清扫,我欣喜地看到他们干得越来越像样了。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适时地作为一个“懒老师”出现,让学生帮帮自己解决问题,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孩子们会为帮助了老师而积极性大增,同时“关怀之心”也与日俱增,乐此不疲。而且在这些小老师的带领下,其他孩子不但学得快,积极性也高,自己也想去争做小老师。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效率极高,作为老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读书心得15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通过读书,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时刻警醒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有名的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
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沟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真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导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档为doc格式